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众专家对“生命科学大爆炸”研究新成果提出质疑
8月16日,徐荣祥在京公布的“生命科学大爆炸”研究新成果,经各新闻媒体刊发后,立即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很多专家 表示,对徐荣祥所“创造”的新概念没有听说过,无法理解徐荣祥的“ 新成果”实质和公布方式等等。
“5年内克隆人体全部器官”绝不可能
我国“973干细胞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凌松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这一“成果”一无所知。但他表示,“只要是复制器官,就 肯定要解决3个问题,而这是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根本做不到的。这3个问题是:复制出器官的血液供应;复制出器官的神经功能,如何完成大脑的神经支配;复制器官与人体生理环境中的协调。”李凌松说,承担863项目的曹谊林教授曾在裸鼠背上率先复制出人的耳朵,但包括曹教授本人也承认,只解决了器官的组织架构,复制出的耳朵没有神经、没有血管分布,没有器官应有的任何功能,只是一个“摆设”。
来华进行学术交流的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主席LeonardI.Zon博士接 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生物学理论角度来看,专家当初对造血干细胞的 复制,通过了总共8个步骤,经过五、六年才取得初步成功,而且只限于造血干细胞。而真正克隆人体器官,会是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因此,我觉得5年内克隆所有人体组织、器官是不现实的。”
曾经因“鼠背上长出人耳朵”研究而备受公众瞩目的曹谊林教授认为,克隆人体器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还处于初步阶段。建一个“人体 配件工厂”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克隆人体器官至今仍是国际性难题,在目前许多关键技术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克隆所有人体组织和器官尚不可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认为:“目前,全世界的细胞学科学家都在 研究人体细胞的潜能再生功能,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科学家 承诺在5年内克隆出所有的人体器官。”吴院士表示,科学研究本身需 要有发展的眼光,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用5年的时间完成“ 器官复制”也许确实短了些。
亚太区细胞生物学联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翟中和指出:“干 细胞研究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困难极多。”翟院士认为,“在研究 还没证实之前,应该保守一点、慎重一点”。在科技听证会上,翟院士 说,徐荣祥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涉及干细胞,因此说在几年内能够克隆 出组织、器官,还是很不合适的”。
对于专家们的反应,徐荣祥表示,“5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组织器官克隆”是基于目前干细胞研究现状所做出的判断,干细胞研究至今仍没有获得任何应用成果,更谈不上复制组织器官,但“潜能再生细胞” 研究和前者完全是两个方向,因此,不能用干细胞研究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来断言利用“潜能再生细胞”无法复制人体组织器官。徐荣祥指出,“组织器官”与上述专家所提到的“组织、器官”是不同的概念,而且 对“克隆(复制)”的理解也有重大差别。他认为这些专家谈到的是体外培育干细胞达到克隆器官目的的研究,与他的“原位克隆(复制)” 研究渠道是不一样的。因此他希望对他质疑的科学家首先能从方法上了解他的工作。
“潜能再生细胞”文献上从来没见过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表示,“潜能再生细胞” 这个词是徐荣祥自己提出的,文献上从来没有见过,也查不到。同样, 很多专家对徐荣祥提出的“组织器官”、“原位干细胞”、“原位克隆”等新词汇表示不了解、也不理解。但他们认为,科学上的新发现随时都 有可能出现,一些概念或名词被提出来之后,应在被大家广泛承认和广泛使用之后才能真正成立,如果在概念上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只能说是偷换概念。
一直从事干细胞研究的三○四医院博士后李建福说,在医学研究中,有很多用发现者名字命名的细胞组织,比如“郎罕氏细胞”、“枯否氏 细胞”等,它们都是在发现之后,逐渐被医学界公认而最终被命名的。李建福说,他们此前从没听说过“潜能再生细胞”这一概念,不知道这种新发现的细胞可以用什么标志方法和其他细胞甄别出来,按照医学研究规律,它必须经过国际医学界的普遍验证。
一些专家指出,对新的命名,必须要考虑不能与已经有的概念和定义相重复,并要恰如其分地说明其中的科学核心以及所包含的科学内容,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歧义。
基本概念不能沟通怎么对话
由于徐荣祥在答复专家的质疑时,一再辩称有关专家对他所提出的 新概念理解有误,即使是字面相同的概念,如“克隆”、“复制”、“ 干细胞”等,他也认为专家的理解与他所谈到的是两回事。另外,徐荣 祥在做“新成果”报告时,所提到的新概念也时时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 况,一会儿是“组织器官”,一会儿又是“器官组织”;一会儿是“潜 能再生”,一会儿又是“再生潜能”。
对此,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陈慰峰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化和细胞生物所郭礼和研究员等均表示,明确的、基本的 科学概念是不存在争鸣的,在徐荣祥连一些基本的科技概念和定义都不能和专家们沟通的情况下,专家是很难提出问题和看法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继峰教授等专家表示,从目前徐荣祥所公布的内容来看,只获得了一些新奇的、在概念上十分模糊的名词,听到了“爆炸性”的新闻,而 没有看到用词严谨、科学的学术报告,没有看到充足的数据和实验证据来支持他的“新成果”,而专家恰恰希望看到的是,能够使他们理解的、 实实在在的科学成果。
科研成果不是将来完成时
在科技听证会上,中国微生态学会熊德鑫教授、中国科学院陈大元研究员、吴祖泽院士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韩忠朝研究员等有 关专家表示,他们绝对不否定任何一个研究者的勇敢探索精神,但实现 这种探索的方法必须是科学的,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研究所程光胜研究员在肯定民营企业开展科学研究的雄心“应该值得鼓励”的同时,也指出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程光 胜说:“也许徐荣祥教授通过媒体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假设,我想今天来的国内著名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徐教授在今后的岁月里来小心求证。”
几乎所有提出质疑的专家都表示,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任何一个新发现都必须以客观的、令人信服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数据从多个方面来证 实其存在,并且要在世界范围内有学术价值的刊物上公开发表,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承认。越是重大成果越需要严格求证,让同行专家评议和 证实,而不应该首先通过新闻媒体来“炒作”。
程光胜研究员还指出,新闻媒体传播科技信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科研实验结果,一种是科研实验的宣言。而徐荣祥把实验结果和宣言一起公布,造成了一个比较大的轰动效应。这种宣传将已经实现的、希望实现的以及希望在长远的过程中实现的三方面内容混在一起,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他认为,科研成果不是将来完成时,在宣传成果方面应该严谨、慎重。
对于专家们的这些意见,徐荣祥表示,他公布“新成果”的意图之一就是要获取科学家的支持,通过国家认可的科学验证方式对他的“新成果”进行重复和验证。